马栏革命传统的基本内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重要活动区域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诞生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宁边区南大门,是关中分区政治、经济、军事中心,是仁人志士和军需物资通往延安的重要驿站和红色通道。马栏革命根据地具有历经革命阶段多、驻地党政机关多、兴办教育机构多等特点,革命内容涉及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等多领域。 马栏革命传统,是指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以习仲勋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创建、发展、巩固以马栏为中心的关中分区的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对党忠诚、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联系实际、勇于探索的思想作风,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心系群众、为民谋利的公仆情怀"的革命传统。

对党忠诚、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

       马栏革命斗争初期,中国革命处于低潮和逆境之中,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始终保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以屡挫弥坚、百折不挠的精神创建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关中特区形成初期,刚经历了西北革命根据地错误肃反残酷折磨后的习仲勋,不计较个人得失,仍抱定革命信念,服从党组织安排,毅然肩负起领导发展关中特区的光荣使命,重返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极为艰苦、革命斗争极为复杂的关中开展特区巩固发展工作。关中特区失陷后,习仲勋又临危受命再下关中,秘密恢复发展党组织,坚持开展游击斗争,使关中特区迅速恢复壮大。抗日战争初期,关中分区处于国民党胡宗南部东西南三面包围和封锁中,是国共两党磨擦和军事斗争前沿阵地,革命条件极其艰苦,革命形势异常复杂,以习仲勋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却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坚持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据不完全统计,1939年11月至1940年6月,关中分区遭国民党军队武装进攻达64起,分区军民不但没被吓怕吓倒和动摇,反而顽强开展了"有利、有理、有节"的斗争,最终在马栏筑起一道道铜墙铁壁,牢牢守住了陕甘宁边区南大门,成功保卫了延安和党中央。

联系实际、勇于探索的思想作风

       在陕甘边根据地和关中分区的创建发展中,以习仲勋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立足实际,注重调研,从关中分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斗争实际出发,推出并实施了诸多既符合中央要求又贴近关中实情的创新举措,其中许多做法在边区都属首创,得到了边区领导的赞扬和推广。例如:经济建设中,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了侧重点不同的土地分配和减租减息政策,支持推广了劳模张清益办义仓、开义田等创新做法,实施了开荒拓耕、安置移难民、发展劳动互助组织、开展劳模运动、改造二流子等一系列具有关中特色的政策;反磨擦斗争中,习仲勋致信国民党保安团长尤奉山,晓以民族大义使其支持抗战;文化教育建设中,逐步探索出了一套以开办冬学、对群众实施补习教育为主的独具关中分区特色的社会教育模式;民主政权建设中,积极开展了普选运动和"三三制",结合分区群众文化程度低且参差不齐、居住分散等实际情况,在选举中创造性地采用多种办法,识字者采用选票法,识字不多者采用画圈、划杠、点洞法,不识字者采用投豆法、烙票法、举手法,交通不便的采用挨门串户送票法,让分区各阶层群众充分享受到了参政议政、当家作主的权利,也让关中分区成为政治开明、风清气正、名副其实的抗日民主模范根据地。

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

       在国民党反动派对边区实行军事挑衅和经济封锁、边区陷于严重困难的时刻,习仲勋同志领导分区军民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号召,组织全民开荒、种粮、种菜,妇女纺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无论是从乡村还是机关、部队、学校,无论是最高领导还是普通老百姓,无论是年轻力壮的青年还是年老体弱的老人,无论是妇女儿童还是游手好闲的二流子,将他们都动员到大生产运动的行列中。特别是关中分区党政军群机关移驻马栏初期,为了解决住宿、办公等问题,以习仲勋为代表的关中分区党政领导人,自己动手,白手起家,带领广大机关干部、群众和学生,开挖了300多孔窑洞,建起了部队医院、被服厂、修械厂、仓库等。后来,随着关中分区公用事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马栏驻地军民又先后建起了工字房大礼堂和马栏七孔石桥等承载着关中分区军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红色遗存。到1943年底,关中分区的部队、机关、学校和广大农村基本达到了丰衣足食的目标,有效地克服了财政经济困难,支持了长期抗战。正是关中分区军民的齐心协力、艰苦创业,关中分区经济繁荣、粮丰物裕,为陕甘宁边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使关中分区成为成为边区抗战的坚强红色堡垒。

心系群众、为民谋利的公仆情怀

       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在马栏革命斗争中,以习仲勋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 "始终视人民群众如父母,始终以炽热的赤子之情为人民服务"。习仲勋从1936年起先后担任关中特委、分委书记直到1942年离任,在关中生活战斗六年之久,对以马栏为中心的广阔关中苏区的山水草木和人事地貌谙熟于心,情感弥深。他经常深入农村,走村访户,访贫问苦,关心群众生活,体察群众疾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在马栏地区广为流传的"姚氏兄弟公道判决"、"易马换担"、"借耕牛农具"、"十个鸡蛋"等故事,就是当时鱼水情深、血肉相连的党群干群关系的真实写照。毛泽东高度评赞习仲勋说:"他是群众领袖,是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1943年初,毛泽东为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22位受嘉奖干部题词,关中分区领导干部占到三位:习仲勋获题词"党的利益在第一位";关中分区司令员文年生获题词"生产教育两者兼顾";赤水县委书记任成玉获题词"为群众谋利益"。 从毛泽东这三个题词可以看出,在习仲勋同志的示范带动下,关中分区党员领导干部为民谋利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鼎力支持,为推进关中分区各项事业发展凝聚了强大力量。

       马栏革命传统,不仅充分反映了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也集中体现了陕甘边共产党人、红军和马栏人民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这一传统与延安精神一脉相承,为"延安精神"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和理论基础,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着革命战争时期党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的严格要求,蕴含着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干事创业的求实精神。 学习和弘扬马栏革命传统,是贯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学习、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达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深入进行党史国史和优良传统教育,把为群众服务当做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精神的重要举措。作为马栏革命传统的发源地,我们更应该进一步传承革命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培育优良作风,将马栏革命传统发扬光大,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使之成为党员和干部群众振奋精神、干事创业、跨越发展的不竭前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