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起义的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5-21 10:05    阅读次数:     选择字号:【 】 【打印


  摘  要:旬邑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八七会议之后,在陕西省委领导下,在渭北地区发动的反抗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农民武装起义之一,是在西北地区建立县级苏维埃政权的最早尝试,声势浩大,影响深远。旬邑起义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当中蕴含的巨大力量,为我们党锻炼了一批革命干部,壮大了革命力量,为创建革命根据地作了探索,推动了陕甘地区革命形势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旬邑起义  特点  历史意义  启示

  

  大革命失败后,按照党的八七会议精神,中共陕西省委把工作重心转向农村。“在西安暴露了身份的中共党员吕佑乾、吕凤岐、王浪波、蒲玉阶等,被中共陕西省委派往山区县旬邑隐蔽,以保存力量并加强党在旬邑的工作。”[1]1927年9月,陕西省委向全省各级党部发出鼓动和领导农民群众发起暴动的公告。1928年春,旬邑县委根据陕西省委公告精神,结合面临的形势,加紧了武装起义的筹备工作。5月6日夜,旬邑起义在郝村发动,7日凌晨,起义队伍攻入旬邑县城,迅速占领了县粮秣局,同时攻下了县政府,打开监狱,救出了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和群众。随后,旬邑县临时苏维埃政府和“红军渭北游击支队”宣布成立。旬邑农民起义的烈火迅速燃遍全县,并波及到周边的彬县、淳化、永寿及甘肃宁县、灵台等地。旬邑起义使国民党反动当局异常紧张,国民党彬乾区行政长官刘必达不断派出警察和民团进攻起义队伍,起义队伍中又有人被收买叛变,在旬邑县城内发动叛乱。30日,叛徒闯入旬邑县临时苏维埃政府驻地宝塔高小,吕佑乾等7名起义领导人被陆续抓捕,之后全部壮烈牺牲。[2]在反对势力的疯狂反扑之下,轰轰烈烈的旬邑起义归于失败,革命形势陷入低谷。旬邑起义是在大革命失败后,我党在陕甘地区领导发动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统治的系列斗争之一,具有鲜明的特点、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深远的现实启示。

  一、旬邑起义的特点

  旬邑起义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经济、政治、社会、自然诸多矛盾的总爆发,是大革命失败后我们党在陕甘地区领导举行的一系列武装起义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体现的特点主要有:  

  (一)基础深厚,时机得当。

  1926年,共产党员许才升以郝村小学为阵地,传播马列主义,播下了革命火种,为旬邑起义奠定了思想基础。1927年,针对国民党旬邑当局的倒行逆施,中共旬邑县委开展大量地下活动,印发标语、传单,揭露反动政府的罪行,鼓动群众进行斗争。农民协会和农协自卫团队也秘密开展活动,不断组织群众开展“交农”运动,为起义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1928年前后,陕西、甘肃遭遇百年不遇的大饥馑,旬邑县发生大面积、长时间的干旱,庄稼严重歉收,广大民众挣扎在死亡线上,地主劣绅却无视天灾,仍然逼租逼债,抽地抽丁,加紧盘剥百姓,致使旬邑人民反对暴政的情绪和力量越来越强烈。1928年春,旬邑县县长换任,国民政府驻军也从旬邑调离。政治空气稍微缓和,革命运动逐渐高涨,在客观条件上为起义的发动提供了有利时机。

  (二)准备充分,部署周密。

  旬邑起义之前,经过较长时间的准备和部署工作。1928年初,中共陕西省委在部署关中武装暴动时,将关中划为5个暴动区,旬邑县划归渭北区,受三原县委领导。4月,旬邑县委按照省委部署,加紧起义准备工作,一些军事情报特派员就开始密切关注和了解重点区域、重要道路上的国民政府军动向。5月初,陕西省委要求旬邑县委组织武装暴动,三原县委书记张性初(张秉仁)对暴动做了具体部署。起义前一天,共产党员许才升、程永盛、程国柱等人进行了秘密动员,确定了起义的日期、联络方式和发动起义信号,部署了起义的具体任务。同日,旬邑区委组织委员吕凤岐在旬邑县城组织宝塔高小的党员召开会议,讨论安排了接应起义队伍进攻县城的具体工作。各项充分的准备和周密的部署,为旬邑起义成功发动奠定了基础。

  (三)声势浩大,陕甘震动。

  旬邑起义发动后,当地革命形势迅猛发展,许才升等带领的红军渭北支队所到之处,得到农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土豪劣绅闻风而逃,起义由旬邑全县影响到周边县域以及陇东地区,使得陕甘地区的国民党反动当局十分紧张。特别是旬邑县临时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不断发展革命力量,扩大起义战果,领导农民建立农民协会、开展打土豪分粮食的斗争,组织进行散发传单、张贴标语、演讲宣传活动,对群众进行进一步的革命动员和教育,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当地的影响力。旬邑起义是紧接清涧起义、泾阳农民起义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对陕甘地区的国民党当局打击很大。

  二、旬邑起义的地位及影响

  旬邑起义承前启后,是陕甘地区农民运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建立县级苏维埃政府等方面有首创之功,影响深远。正如习仲勋同志在1984年1月24日题词指出的:“燃烧起渭北革命火焰的旬邑暴动是值得永远纪念的,以资教育后来人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奋斗。”[3]  

  (一)顺应了陕甘地区革命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领导革命进行了局部探索。

  早在北洋军阀统治期间,陕甘地区的民众自发进行了一系列反剥削、反压迫的斗争,农民是这些斗争的主力军。大革命失败后,在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下,陕甘政局动荡,人民仍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和群众自发的斗争一直连续不断。按照党的八七会议精神,陕西省委在召开了扩大会议之后,首先发动了清涧起义,起义于1927年10月10日发动,1928年1月底遭遇失败,起义在西北地区树起了第一面武装斗争的红旗。之后,陕西省委又于5月初组织领导了渭华起义,起义过程中,成立了西北军事委员会,改编组建了西北工农革命军,唐澍、刘志丹等同志任领导人,起义一直坚持了三个多月。渭华起义为党培养了一大批革命骨干和领导人物,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并将革命的火种引向陕甘边,为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基础。1928年4、5月份,包括旬邑起义在内的渭北地区的多次起义,燃烧起渭北地区的革命火焰,这是大革命失败后陕甘地区革命形势发展的必然成果,对贯彻党的八七会议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也是在国民党背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领导中国革命的局部性探索。这些探索与全国各地共产党人的革命实践相辉映,为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成功革命道路,做出了积极可贵的贡献。

  (二)推动陕甘地区农民运动不断走向高潮,促进了陕甘地区革命形势的发展。

  陕甘地区的农民运动是随着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的建立逐步兴起的,“最初的农民运动发生在局部地区,如1923年前后渭南、华县、朝邑(今属大荔县)、陇县、千阳等县,以‘交农’(交出农具,不再务农)的形式,迫使反动地方当局作出某些让步。”[4]1924年到1926年,甘肃庆阳地区爆发了反对摊派捐税、反对征收丁银和烟亩税款的农民反抗斗争,其中以合水农民斗争、宁县农民斗争以及镇原红枪会组织的农民暴动等最有规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协会在各地建立之后,农民运动便逐步进入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的发展阶段。1925年,渭南成立了陕西省最早的农民组织——东张村农民协会,随后,渭北、关中、陕东等地的群众组织相继建立。1927年11月底西安解围后,陕甘地区的农民运动逐步转向公开。1927年3月2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陕西省农民协会筹备处成立,6月1日至8日,陕西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在西安召开,这些都极大地鼓舞和推动了各地农民运动的深入发展。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屠杀革命人民、镇压群众运动的消息迅速传到陕甘地区,民众无不切齿痛恨,纷纷召开大会进行声讨。1928 年4、5 月,咸阳地区相继爆发了三原、旬邑、泾阳、礼泉、淳化、成阳、永寿县农民“交农”围城斗争,旬邑起义推动了陕甘地区农民运动进一步走向高潮,促进陕甘地区革命形势逐步进入创建红军和根据地的阶段。

  (三)有力配合和支持了渭华起义,积累了开展大规模农民武装斗争的宝贵经验。

  渭华地区是陕西建立党团组织最早的地方之一,也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全省农民运动最活跃的地方之一,群众基础深厚,农民武装力量也具有一定规模。清涧起义失败后,1928年5月1日,在渭南、华县等地中共党支部的组织领导下,渭南东原1000多农民首先暴动,之后渭南西部的阳郭镇、三张镇,华县的高塘镇等地的农民也举行了反对国民党统治的大会,宣布建立苏维埃政权,创建陕东赤卫队。在李虎臣部许权中旅起义的配合下,“到5月上旬,渭、华原上的农民暴动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5]“形成了东起华山,西至临潼东、北至豫陕大道,南至秦岭北麓,约200平方公里的红色武装割据区域。”[6]旬邑起义正是在同一时期、在渭北旱塬上发动的,通过革命的武装反抗反革命的武装,起义涉及地区广,影响范围大,使渭北地区革命力量得到迅猛发展,有力配合和支持了渭华起义。在发动武装斗争、创建红军队伍、依靠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等方面,旬邑起义都为我们党在陕甘地区领导和发动大规模农民起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对创建渭北革命根据地乃至陕甘革命根据地进行了道路探索。

  (四)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在陕甘地区的反动统治,锻炼了一批革命干部。

  旬邑起义队伍攻进旬邑县城后,兵分三路,占领了县粮秣局,攻入福音堂赶走洋人神甫,攻下旬邑县政府。随后又成功捣毁了旬邑县监狱,救出了王廷碧等共产党员和百余群众。在击毙县长等反动分子后,起义部队一边整顿队伍、补充力量,一边派人去甘肃合水等地加强联络、了解当地起义情况。旬邑县临时苏维埃成立后,“为了扩大起义成果,发展革命力量,许才升、吕佑乾等带领武装人员分别在县城周围的张家村、那坡子、马家堡、底庙、职田、土桥、张洪等地发动农民群众打土豪、分粮物,救济贫民,农民群众的革命热情空前高涨,土豪劣绅闻风逃窜。”[7]红军渭北支队在土桥镇、职田镇歼灭民团,打土豪,制定攻打彬县县城和发动彬县百子沟煤矿工人举行武装暴动的计划,因为贻误战机,计划未能实现。旬邑起义沉重打击了渭北地区的国民党反动当局,培养锻炼了一批革命志士,为红26军的创建积蓄了革命力量,大批起义的志士后来成长为优秀的革命战士,开创了新的革命业绩。营救被捕的旬邑起义领导人失败后,幸存的吕振邦、程百印、程双印等共产党员,“为了保存革命火种,率领燕久发、崔平原、崔占奎、吕直刚、吕自成、程益万等30余人,转入旬邑县石门山区,成立了旬邑游击队,由吕振邦担任队长。旬邑游击队是陕甘边地区最早的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程双印牺牲后,习仲勋任特务队指导员,带领部队撤离照金,转入三原县以武字区和心字区为中心的渭北革命根据地。1933年11月,红26军42师成立,旬邑游击队被编入42师3团2营。”[8]部分旬邑宝塔高小的学生在老师们牺牲后,接过老师点燃的革命火种,沿着老师指引的方向前进,为党和人民的光辉事业持续奋斗。

  三、旬邑起义的现实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回顾和纪念旬邑起义,对今天仍然有着深刻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核心。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为己任。在大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陕西广大农民群众,……充分发挥了革命主力军的伟大作用。”[9]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发动和领导了大大小小70多次武装起义和革命兵变,旬邑起义正是党组织领导发动的农民武装斗争之一。正因为有党组织中共旬邑区委的集中领导和科学部署,才使得起义能够在危险重重的环境中成功发动,并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旬邑起义中,英勇顽强的共产党员领导起义群众与反动当局进行了殊死较量。在起义的主要领导者被捕牺牲之后,幸存的共产党员并未退缩,而是说服大家放弃回家耕田的想法,将渭北游击支队余部改编成旬邑游击队,辗转陕甘边山区继续开展游击战争,直至与刘志丹领导的陕甘游击队取得联系。潜伏和隐匿的共产党员在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仍然秘密恢复中共旬邑特别支部,整顿基层党组织,不断为开创革命新局面积蓄力量。这些无不凸显了中国共产党是群众运动的当然领导者,是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中流砥柱。历史告诉我们,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形成的道路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的道路,是符合中国发展、符合人民利益、有着民族复兴光明前景的道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对历史发展逻辑的深刻总结,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因此,我们必须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核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无数革命志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建设得更为生机勃勃,才能在建国、兴国的基础上实现强国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

  (二)始终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无数革命先烈开创的伟大事业,归根结底的目的就是为人民大众谋幸福,为洋洋中华谋太平。旬邑起义的导火索是国民政府陕西省府催粮委员会对郝村一带农民的盘剥压榨和各种残酷威胁,起义队伍则从维护贫苦群众的利益出发,抗粮“交农”,并打击土豪劣绅和毒害群众的洋教势力,给贫苦农民分粮食,解救身陷囹圄的民众。建立的临时苏维埃政府也积极救济穷苦群众,宣传革命道理,维持社会秩序。红军渭北游击支队以及之后成立的旬邑游击队,在转战中惩处恶霸地主,打击国民政府军和地方民团,维护群众利益,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拥戴,鼓舞了群众的斗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我们更要始终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真正把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作为议事决策的最高标准,真正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以赴为众谋福祉,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三)始终坚持发扬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阶段,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人都勇立时代潮头,表现出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旬邑起义爆发时,在共产党人的带领下,进攻和接应的队伍都严格按照既定计划进行战斗,无一退缩。起义期间,即使传来彬县敌人欲血洗旬邑的消息,起义队伍仍然无所畏惧,继续一边传播党的方针政策,一边开仓放粮,救济穷苦群众。起义遭遇失败时,旬邑县城里危机四伏,明明知道进去就是死路一条,作为起义领导人之一的程国柱仍然执意进城,赶去挽救局势,终因寡不敌众,落入敌手,后被枪杀。正因为有这样一批百折不挠、视死如归的共产党员作为起义的中坚力量,才使得旬邑起义能够在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反扑之下得以持续20余日,并取得陕甘地区建立县级苏维埃政府的首创之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当前发展面临许多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改革开放、精准扶贫等多项工作更是到了攻坚克难、敢死拼硬、啃硬骨头的阶段,我们更加需要继承革命前辈遗志,以他们为榜样,始终坚持发扬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支柱,坚持发挥共产党员在各行各业的先锋模范作用,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埋头苦干、甘于奉献,建功立业、有所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更为强大的力量。

  综上所述,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回顾旬邑起义,总结其特点和历史意义,探讨其现实启示,得出具有借鉴意义的结论,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凝心聚力,这是对旬邑起义爆发90周年的最好纪念,也是对革命先烈、革命前辈的最好缅怀和敬仰。

(作者系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刘正平


  [1] 中共旬邑县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旬邑历史》(第一卷),陕西出版传媒集团 陕西省人民出版社,2013年8月版,第36页。

  [2] 田润民,《值得永远纪念的旬邑暴动》,《炎黄春秋》,2017 年第8期。

  [3] 田润民:《值得永远纪念的旬邑暴动》,《炎黄春秋》2017年第8期。

  [4] 谷苞主编:《西北通史》(第五卷),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19页。

  [5] 谷苞主编:《西北通史》(第五卷),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363页。

  [6]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陕西历史》(第一卷),陕西出版集团 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103页。

  [7] 《轰动全省的旬邑农民起义》,《咸阳日报》,2005 年6 月30 日,第003 版。

  [8] 田润民:《值得永远纪念的旬邑暴动》,《炎黄春秋》2017年第8期。

  [9] 张广信 杨树祯:《大革命时期陕西农民运动经验初探》,《人文杂志》,1987年04期。


上一篇:旬邑起义的重要意义
下一篇:旬邑起义的历史意义及深远影响
主办单位:中共旬邑县委党史研究室
联系电话、传真:029-34420812 地址:旬邑县中山街 邮编:711300
版权所有:中共旬邑县委党史研究室  陕ICP备2022009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