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栏:西北第一支主力红军在这里诞生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7-01 11:07    阅读次数:     选择字号:【 】 【打印

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在中共陕西省委直接领导下,这支部队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在极其艰苦复杂的斗争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发展革命力量,扩大革命阵地,治愈了"左"倾机会主义多次干扰所造成的巨大创伤,逐步发展为西北红军的主力部队

1932年2月,中共陕西省委将西北反帝同盟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谢子长任总指挥,刘志丹任副总指挥。陕甘游击队成立后,长期活跃在子午岭东西两侧、南北两端,在南梁、马栏和照金一带,深入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粮田,积极开展游击战争,特别是在当年4月中旬,陕甘游击队攻下旬邑县城,取得了首次攻克国民党县城的胜利,为红二十六军的成立和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4月20日,中共中央根据陕甘边革命斗争实际情况,作出了《关于陕甘边游击队的工作及创造陕甘边苏区的决议》。该决议要求中共陕西省委,“从现在的游击队中选拔中坚的有力的队伍,编成经常的正式红军”,并强调“这是丝毫不能延缓的最迫切的任务”。8月,中共中央给陕西省委发来《指示信》,重申了中央关于创立正式红军的决定,要求“陕西省必须十倍、百倍的加紧这项工作”。根据党中央的指示,陕西省委把组建红二十六军,创建陕甘边新苏区与开展游击战争运动列为“陕西全党的一个中心任务”。

12月18日,杜衡以中共北方局特派员、陕西省委常委身份,由渭北游击队护送来到陕甘游击队。他执行的是王明的“左倾路线”,以“梢山主义”、“逃跑主义”、“右倾机会主义”等罪名将刘志丹、谢子长、阎红彦等开除出部队,要拿下他们的领导权。当时对于改编陕甘游击队为正规红军,指战员无不衷心拥护。但是,硬要给刘志丹、谢子长、阎红彦强加罪名,撤职调离,大家无论如何想不通。一时,全队议论纷纷,对杜衡表示强烈不满,不少战士偷偷地找刘志丹诉说。刘志丹以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顾全大局,对战士们晓之以理,让大伙服从党的决定,教育大家千万不能闹事,稳定了部队的情绪。

12月24日,陕甘游击队开拔到宜君县转角镇(今属旬邑县马栏镇辖区),并在此举行了改编仪式。改编过程中,杜衡为排挤原陕甘游击队领导人进入领导层,提出团长“不能从原指挥员中”产生,“必须在班长和战斗员中产生”,最后,迫于杜衡的压力,党员大会将班长王世泰推选为团长。随后,杜衡在军人大会上正式宣布,将陕甘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团,并举行了授旗仪式。在王世泰的一再坚持下,杜衡勉强同意刘志丹留在部队,任团政治处长。红二十六军第二团共有200余人,枪150余支,军马60余匹,还有部分刀矛。

此后,在刘志丹的协助和建议下,红二十六军以马栏为根据地,东出同官(今铜川)打下金锁关,南击淳化攻下柳林镇,西出旬邑消灭民团一部,红军区域日渐扩大。协助建立了旬邑游击队、照金游击队、宜君游击队等游击队。经过半年多的战斗,到1933年6月,红二十六军外线作战的胜利,巩固了根据地外围阵地,逐渐形成以薛家寨为中心,东达胡家巷、高山槐,西抵七界石、黄花山,北迄断头川、王家沟,南到老牛坡、桃渠原,横跨耀县、淳化、旬邑三县边界的照金革命武装割据区域。

红二十六军,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在中国西北地区最早成立的一支正规红军队伍,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西北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以国民党反动当局为代表的反革命势力产生极大的震撼,扩大了革命力量的政治影响,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更加坚定了广大军民与反动势力斗争的信心,为西北革命斗争走向胜利树起了一面鲜艳的战斗旗帜。


上一篇:边区第二师范在旬邑的风雨历程
下一篇:旬邑:西北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诞生地
主办单位:中共旬邑县委党史研究室
联系电话、传真:029-34420812 地址:旬邑县中山街 邮编:711300
版权所有:中共旬邑县委党史研究室  陕ICP备2022009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