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分区——抗日战争中坚强的红色堡垒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6-11 11:06    阅读次数:     选择字号:【 】 【打印


关中分区是陕甘宁边区南大门,是抗战时期保卫陕甘宁边区和圣地延安的军事重镇在习仲勋、汪锋、张德生等优秀共产党人领导下,贯彻和创新党的民主政策,科学发展经济、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巩固统一战线,开展反磨擦斗争,成为抗日战争中坚强的红色堡垒

抗日民主政治建设创新实践的样板创新实践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建设方针,1937、1941年先后进行两次民主普选,完成了苏维埃政府向抗日民主政府的转变,建立了包括各抗日党派、各阶层人民在内的分区、县、乡三级人民代表机关-参议会和权力机关-政府,创造了背站投豆法、烧香点洞法等选举方法,选举产生了马栏市,有效推行了“三三”制政策调动了各阶层人民参政议政积极性,使关中分区成为了政治民主、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政府廉洁的根据地样板,被誉为“小延安”

践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模范区抗战时期长期是关中乃至陕西国统区抗战指挥中心。党的全面抗战方针贯彻积极有效,争取、团结、感化了周边一切民团和各界民主进步人士,开创了强有力的地方国共合力抗日局面,使中国共产党成为了国民党三十八军的核心领导力量。中条山战役,三十八军痛击侵华日军,被誉为“中条山铁柱子”。关中分区党组织对三十八军的统战工作,被毛泽东赞为“是我党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典范”。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关中分区开展了“有理有利有节”的反磨擦斗争,阻止了国民党蓄意已久的第二次反共高潮,维护了来之不易的国共合作抗日大局,保卫了党中央。

培养中国抗战和革命英才的摇篮。高度重视教育,以教育要符合抗战与民主、建设、人民需要为目标,置于和生产同等高度大力发展并迅速繁荣。鲁迅师范学校、陕北公学、抗日荣誉军人学校、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学校先后在此办学,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干部。陕北公学在关中分区办了54个队,培养了6千多名抗战干部,吸收3千多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分配到全国各抗日战场和各条战线的陕公毕业学员为抗日战争和革命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

抗日烽火中的坚强红色堡垒。作为红色通道,大批战略物资、装备通过这里源源不断运到延安和各抗日后方腹地刘少奇、李先念等众多中共高级领导人通过关中分区地下交通线出入边区,无数革命青年通过这里奔赴延安。以“德记骡马店”和“柳林客栈”地下交通点为关键节点,形成了连接全陕西国统区党组织的地下交通线,有力促进了情报传递和陕西党组织的发展。作为重要战略后方,为抗日前线输送了大量兵员和物资,妥善安置了大量日占区难民仅1943年就安置移难民4000户1.2万余人)。1941年底,中共陕西、河南、山西省委先后迁驻关中分区首府马栏集中办公,就近领导各省党的工作,用共同选择证明关中分区是抗战中的坚强红色堡垒。(中共旬邑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王晓军


上一篇:从特区到特区 从南大门到南大门——习仲勋主政关中和广东的历史贡献和初心传承
下一篇:从河南省委迁驻马栏历史事实看其在抗战时期的历史地位作用
主办单位:中共旬邑县委党史研究室
联系电话、传真:029-34420812 地址:旬邑县中山街 邮编:711300
版权所有:中共旬邑县委党史研究室  陕ICP备2022009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