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毛主席身边去演戏

来源:《烽火文艺劲旅》    发布时间:2017-08-21 15:08    阅读次数:     选择字号:【 】 【打印

1942年5月,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剧团已更名八一剧团。这时剧团用了很多时间组织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并开展了整风运动。这使全团同志明确了党的文艺工作的方针,加强了群众观点,重视了戏剧的普及工作,纠正了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现象。春节期间边区群众红红火火闹社火,剧团到农村参加了群众文化活动,学习了许多民间文艺节目。其中有新正县社火头刘志仁给陕甘宁边区文教英雄大会献演的《跑红灯舞》(也叫《地游子舞》),也就是后来发展的《荷花舞》。剧团还根据《讲话》精神组织创作人员深人连队和农村,从人民生活中汲取营养,搜集创作素材。演员和演奏员还下连队辅导排练文艺节目,开展歌咏活动,活跃了农村和部队文化生活。同时,剧团根据《讲话》中“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的论述,首先重视了创作和上演现代戏。当时演出的有《民族魂》《全家福》《王二小开荒》《龙王娶妻》《看女儿》《浪子收心》后人秧歌剧、舞蹈等。同时在“继承一切优秀文学遗产”的精神指导下,整理改编上演了一些传统戏,经常演出的有《三滴血》《石达开》《卧薪尝胆》《史可法》《反徐州》《泣血图》《打渔杀家》《三回头》《哭祖庙》《杀四门》《独木关》《苏武牧羊》《联取长沙》等戏。

八一剧团还经常深入连队为战士们演出。有时演到动人之处,战士会发出粗犷、豪爽的笑声和赞叹声。常常台上演得精彩,台下喊得热火,战士与演员心灵上产生共鸣,情感交融为一体。那种情景使我们很受感动,很受鼓舞。八一剧团也和关中人民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那时我们经常去淳耀县的庙湾、衣食村、柳林、寺坡,赤水县的马家山、十里原,新正县的襄乐、盘容等人口稠密的集镇演出,对于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如演出《浪子收心》时,村干部联系本村实际,积极帮助二流子改造思想,促其参加生产自救。演出《龙王娶亲》,有力地配合了反封建迷信活动,帮助村干部教育改造巫婆、阴阳、跳大神的,促其坦白交待,提高了群众的觉樁。演出《金莲痛史》,对于当时正在农村正在开展的禁止裹脚活动起到了积极的宣传教育作用,许多青年妇女觉醒起来,和家庭展开斗争,要放自己的小脚。由于们认真贯彻《讲话》精神,密切了戏剧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加强了从业人员的专业思想,狠抓了基本功的训练和业务知识、专业技术的学习,不断创作和排练新节目,演出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所以上级组织决定我们再次到延安为陕甘宁边区高干会议演出。

1942年11月,八一剧团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参议会大礼堂为西北局高干会演出。首场潢出《民族魂》,接着又演出了《石达开》《三滴血》等。演出结束后,陕甘宁边区政府林伯渠生席、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谢觉哉副參议长等领导同志接见了大家。热情地称赞说:“称们的三本戏内容好,一本是宣传抗日,一本是反对分裂主义,一本是反对教条主义,紧密配合了党的整风学习。”“你们的戏对观众有教育,有震动,有鼓舞,演出水平不错。由于首演成功,接着我们便在中央党校礼堂、八路军礼堂演出。延安各界普遍反映:“内容好,是秦腔正宗,说的地道关中话,唱的真正西安秦腔,和易俗社戏演的一样。”“演技熟练,戏演得文雅、细致。”“剧本、表演、音乐、布景都是崭新的面貌。”观众交口称赞,都觉得看我们的戏“很过瘾”。

剧团二上延安,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演出效果,是因为狠抓了演出质量的全面提高与创新。演出的三出大戏的剧本是在西安地下工作的同志通过西安各剧社辗转寻来,又在本团认真研究挑选,由赵伯平亲自改编的。执导的袁光是从西安来团的知识分子,能编、能演、能导。副导演周玉民曾在易俗社受过科班训练,能演、能导,能打鼓板。武戏导演赵德蒲也是经过科班训练,能演、能导,特别擅长导演武戏。他们经过周密计划和精心排导,又反复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不断修改,不断完善,精益求精。负责音乐设计的王依群同志是新音乐工作者,对秦腔又很熟悉,能拉板胡,也是从西安来的。他经过对秦腔音乐的搜集、整理、研究,与秦腔艺人合作,为三出大戏配了曲。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改革、出新,并组织乐队熟悉曲谱,严格训练,要求乐队配合戏,为演员服务,使演员的表演和乐队的伴奏达到了和谐统一。决定去延安为高干会演出时,卫新同志提出配置布景,以创造环境氛围,烘托剧情,让高干会领导和延安人民看好戏。这一倡议立即得到剧团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卫新同志是个能书善画的多面手,在当时的困难情况下,他亲自筹钱买颜料、工具和布,自己画景,并设法在汽灯罩下安装一个方木盒,盒下用红、绿、黄玻璃纸做三个活动板,需用什么色,就拉上去那个色板。当《民族魂》在马栏镇审查演出时,花园的一场景就获得了热烈的掌声。延安观众对布景也感到新奇,赞不绝口。在陕甘宁边区戏剧舞台上,我们是用布景最早的的剧团。

在革命圣地延安演出一再获得好评,不久我们便奉命在杨家岭中央礼堂专为中央直属单位演出。这一殊荣使同志们兴奋不已。第一场演出的是《三滴血》,大家注意力特别集中,戏的节奏稳准适度,演员情绪饱满,演出质量比哪一次都好。中央大礼堂座无虚席。朱总司令坐在―排正中,他精力充沛,神态慈祥,身着灰色军装,一直微笑着看演出。当观众鼓掌时,朱老总也和大家—起鼓掌,并敞怀大笑。第二天,中央管理局方仲如局长告诉我们:“我问了朱总司令对戏的看法,朱总司令讲:“戏,也好,也不好”。我问为什么?朱总司令说:“我说不好,是我不懂;说好,是大家都鼓掌欢迎嘛,所以我说也好,也不好。”朱总司令的回答幽默,又有群众观点。

我们在中央礼堂演了三场。整个演出结束后,中央管理局方仲如局长说:“毛主席看了你们的戏。大家激动地说:“那我们怎么不知道?”方局长说:“毛主席很忙,抽空到了剧场,戏已经开了,他是坐在后面看的。“方局长还告诉我们,他向毛主席汇报了剧团来延安演出,剧本内容好,演出作风好。毛主席很高兴,让给剧团赠一套新大幕,并指示写上“推陈出新”。这是1943年1月的事。同年延安评剧院在延安演出了新编历史剧《逼上梁出》。毛主席给剧院亲笔题写了“推陈出新”四个字。当时方局长强调,这是毛主席近来对戏剧工作提出的方针,中央希望八一剧团今后在戏曲工作方面按照这个方针努力实践,使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优秀戏曲艺术发扬光大。

在延安的最后一段时间是在新市场广场舞台为延安人民售票演出。剧团第—次挂上了中共中央管理局赠送的新幕,两幅前幕上“推陈出新”四个大字赫然在目,上角是“关中分区八一剧团留念”,下角落款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厅赠”。前檐上是“为实现大众的民族的科学的的新文化而奋斗”的字样。延安观众为剧团赢得的荣誉拍手叫好,剧团同志决心演好戏回报人民的热情。时值隆冬,几千人的大广场无遮挡,但票卖得光光的。台两侧的观众往前挤着看戏,晃来晃去,后面的观众看不见戏也在挤。新市场商会的同志上台指挥前面观众坐下,由民兵配合维持秩序。

在延安的整个演出活动,可以说是在紧张、热烈、愉快、动人的气氛下进行的,在精神上给了我们全团同志极大的鼓舞。

剧团两次去延安,情况不一样。第一次七月剧团到延安,宣传节目多,有艺术质量的节目少,演出水平低,在延安的演出影响不大,观摩的戏也不多,艺术方面的收获不大。但是在陕北公学的学习,请延安名人讲课,进一步坚定了革命意志,提高了演职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剧团的学习空气较前浓厚了,这是十分宝贵的收获。第二次八一剧团到延安,带去了不少的好戏,演出水平和当时延安及其他分区的剧团相比还是很不错的,演出影响很大。直到现在,凡在延安工作过的一些老戏剧工作者回忆延安戏剧活动时,对八一剧团在延安的演出都有很深的印象。当时除了演出,还组织观摩了兄弟艺术团体的演出,看了不少好戏。其中有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演出的《带枪的人》,延安评剧院演出的《三打祝家庄》《北京四十天》《红娘子》,延安民众剧团演出的《中国魂》《八千马》《抓破脸》等。同时还组织了多次艺术创作经验交流座谈会。这次延安之行对我们剧团来说,在思想上、艺术上收获都是很大的。

50多年过去了,时至今日,在新的形势下研究戏剧的走向。我想,我们现在的广大戏剧工作者应当努力继承和发扬当年的这些优秀传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一如既往地推进戏剧艺术事业的发展,使之适应时代与人民的需求。

作者:陈光,原关中八一剧团演员                                                                                        

    (责编:秦玉龙)


上一篇:樊国安:马栏有棵“连心树”
下一篇:习仲勋的旬邑故事
主办单位:中共旬邑县委党史研究室
联系电话、传真:029-34420812 地址:旬邑县中山街 邮编:711300
版权所有:中共旬邑县委党史研究室  陕ICP备2022009148号-1